晶莹的果肉、独特的香气、清甜的滋味,荔枝是当之无愧的南国佳果。然而却有着“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娇嫩特性。鲜榨荔枝汁更是挑战重重:风味易逝、营养易损、分层沉淀、安全难保! 传统热杀菌虽能延长保质期,却常常以牺牲荔枝汁的风味和营养为代价。如何锁住这份“灵魂风味”,实现长效保鲜?
超高压技术(HPP)和微射流均质技术带来了关键突破:
HPP技术的核心在于“以压代热”。它将包装好的荔枝汁置于密闭容器中,利用水传递高达550兆帕(MPa) 的静水压力。这种强大、均匀且瞬间的物理压力,不需要高温就能高效杀灭微生物、钝化导致褐变的酶活性,为荔枝汁带来三重保障:
锁住天然色泽,阻止褐变,维持诱人的浅黄或微红;
锁住独特风味,完整保留玫瑰香、酯类等挥发性香气物质;
锁住核心营养,最大限度减少维生素C、多酚等热敏成分的流失。
而微射流技术则利用300MPa高压产生的强大空穴效应与剪切力,将荔枝汁中的微小果肉颗粒彻底破碎至纳米级。赋予荔枝汁丝绒般细腻的口感,彻底解决沉淀分层问题,显著提升货架期稳定性与感官品质。
两种超高压技术相互协同,突破荔枝汁灭菌与口感的双重升级
实验数据证明,超高压处理的荔枝汁在关键营养成分(如总多酚、维生素C、氨基酸)和典型香气成分的保留上,显著优于传统热处理产品。消费者品尝到的,是风味更浓郁、色泽更鲜亮、口感更清爽的果汁。而当HPP结合冷链技术,原本仅数天保质期的冷榨荔枝汁,大幅延长至数月,一举破解了季节性水果全年供应的难题。同时,作为纯物理过程,HPP无需添加化学防腐剂或护色剂,配料表通常只有“荔枝汁”本身,完美契合当下消费者对天然、健康和“清洁标签”食品的追求。
2025年广东荔枝产量预计突破200万吨,同比激增135%,由于荔枝娇嫩的特性使其在采摘运输中极易产生裂果、小果或表皮瑕疵,损耗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超高压技术不仅锁住了荔枝风味,更解决了荔枝集中上市带来的“增产不增收”压力与鲜果损耗风险。
提升次果价值,减少损耗: 裂果、小果等鲜果市场滞销的次果,风味尚佳却常被浪费。超高压技术可实现高效加工,锁住风味制成优质产品。例如,广东祺盛农业应用该技术,每日处理大量“双肩玉荷包”荔枝,其中包含相当比例的次果,有效减少原料损耗,增加果农收益。
延长保质期,保障稳定供应: 结合冷链,超高压技术显著延长荔枝汁/浆保质期至数月。这使加工生产安排更具弹性,突破鲜果季节性限制,实现全年稳定供应。王老吉茂名产业园即依托此技术,年处理大量鲜果生产荔枝原浆,持续供应下游饮料及冰淇淋企业。
拓展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超高压技术保障了产品安全、风味与货架期,为开发高附加值荔枝深加工产品奠定了基础。阳江等地企业成功推出冻干荔枝、乳酸菌发酵荔枝汁等新品,年加工鲜果达千吨级,带动产区整体效益提升。
尽管设备成本和全程冷链依赖仍是普及的挑战,但随着龙头企业的规模化应用,超高压技术的价值已清晰显现——它不仅牢牢锁住了岭南荔枝的盛夏之味,更将曾经的“损果”高效转化为“甜链”。
传统热杀菌破坏沙棘汁营养与风味,超高压灭菌以400-600MPa冷杀菌灭活微生物,高保维生素C等活性成分及天然口感,显著延长货架期,助力高品质沙棘汁生产
HPP超高压技术实现番茄汁冷杀菌,提升维生素C保留率,解决分层与营养流失难题。微射流均质技术提升番茄红素吸收率,获国家绿色工艺认证。
夫妻肺片因传统热杀菌面临口感差,营养流失与多防腐剂问题,HiLock超高压HPP灭菌常温高压杀菌,可提升风味口感,保障安全并保留营养,延保质期至30-45天,契合清洁标签需求,助力熟食行业品质升级。
超高压食品加工是近十余年发展的高新技术,在常温下以 300-600MPa(3000-6000 个大气压)处理食品,可实现熟化、灭菌、灭病毒、灭虫卵、改善食品品质口感及提取有效成分等功能。
温等静压技术是关键材料加工工艺,借高温均匀压力消除材料孔隙,效率高、精度优,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领域,助力材料性能优化。
温等静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材料处理工艺,其核心在于利用高温与各向同性高压环境的协同作用。该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材料的整体密度,更能有效改善其关键的力学性能表现。其根本价值在于,通过这种独特的高压环境,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得以深度优化,特别是顽固的孔隙缺陷被高效消除或大幅减少。这种从微观层面进行的改良,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