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2025-07-23

桑葚锁鲜难与出汁低?超高压技术破局桑葚汁产业困境

2025年5月,浙江兰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使用HPP超高压杀菌生产线生产桑葚汁,年产8000吨。他们收购本地桑葚鲜果300余吨,解决桑葚鲜果赏味期短、运输难等问题。过去烂在地里无人收的桑葚变为货架期90天的"紫色黄金"。


一杯好桑葚汁为何难求?

消费者对桑葚汁的期待很高:它富含花青素、白藜芦醇和抗氧化物质,被誉为“养生浆果之王”。但现实中的桑葚汁常存在巨大落差:

出汁率低:传统压榨因桑葚果胶含量高,果肉黏连,出汁率不足70%,大量营养随果渣废弃;

品质不稳定:果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絮状物,货架上放置一周便出现明显分层,影响消费体验

营养风味流失: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灭菌(UHT)会破坏热敏成分。实验显示,热处理后桑葚汁的抗氧化活性下降超30%,色泽褐变加深,且产生熟煮味。

技术瓶颈:传统加工的“不可逆损伤”

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桑葚的生理特性与加工的冲突:

分子屏障:果胶质形成凝胶网络,锁住水分与营养,常规机械压榨无法有效破解,阻碍有效提汁。

热敏性脆弱:核心活性成分花青素在60℃以上开始分解,而传统杀菌需80℃维持5–10分钟,必然导致营养流失。

安全与风味的矛盾:添加防腐剂或高温杀菌虽延长保质期,却牺牲天然风味,形成“安全却难喝”的怪圈。


破局关键:超高压技术的物理智慧

方案一:HPP超高压杀菌——低温锁鲜

在5–20℃低温下,以400–600 MPa高压(相当于深海6000米压力)处理数分钟,纯物理作用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和酶结构,全程无热损伤。浙江兰森食品公司采用HPP生产线,处理后的桑葚汁无需添加剂,保质期达90天,白藜芦醇关键营养保留率超95%;

对比实验证实:HPP处理的桑葚汁在60天冷藏后,抗氧化能力仅减弱8%,而热杀菌组下降37%。

方案二:超高压微射流——瓦解果胶屏障

通过200–450 MPa高压驱动液体以超音速对撞,产生空穴效应与剪切力,将果胶、纤维素等大分子破碎至纳米级(1–100 nm),打破凝胶结构。

提升出汁率:南昌大学团队开发的“高能流体磨”技术,结合酶解与微射流处理,使出汁率从70%升至86.13%;

实现全组分利用:果肉、果皮被均质为纳米颗粒,制成“全组分桑葚汁”,营养利用率提升40%,无废渣排放,口感更饱满。

三重升级:从实验室到货架的科学实证

营养与风味“零妥协”:HPP杀菌避免热损伤,桑葚汁的pH值、透光度、挥发性香气成分变化率均<5%,感官品质接近鲜榨。

生产效率与环保双赢:微射流技术推动“免过滤”工艺,不仅减少30%能耗,更显著降低废水排放;兰溪企业年处理300吨桑葚,带动果农增收的同时实现绿色生产。

商业化落地验证:安徽鑫乐源通过结合黑曲霉发酵+HPP双重处理工艺,保质期延至12个月,产品出口至欧美;而HPP桑葚汁虽单价是普通果汁的2–3倍,但年增长率仍保持20%,契合高端健康消费趋势。


未来展望: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

超高压技术正从三方面重塑桑葚产业链:

国产设备突破成本瓶颈:国内企业(如山西力德福)实现HPP设备国产化,降低生产线投入30%;

跨界应用拓展:微射流技术已用于开发桑葚果酱、冻干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原料利用率达98%。


从一颗娇弱的桑葚到货架上稳定的紫色琼浆,超高压技术用物理之力破解了“锁鲜”与“杀菌”的两难命题,使健康与美味终可兼得。

更多资讯
2025-07-22

告别加热损伤与沉淀烦恼!HPP低温灭菌技术重塑姜汁品质新标杆

超高压均质与HPP技术破解姜汁加工难题,提升品质与安全性,实现风味与稳定性的双重提升。

2025-07-21

突破毛鳞片屏障: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如何重塑发芯修护效率?

超高压微射流中药养发乳,将植物提取物纳米化,突破毛鳞片屏障,双通路递送成分,无硅油,可深层修护发丝,提升健康度。

2025-07-18

告别分层与短保,HPP均质西瓜汁:用黑科技锁住夏日鲜爽,保质期突破一个月!

新型西瓜汁利用超高压均质和HPP杀菌技术,解决分层,变质与营养流失等问题,保持口感与新鲜度。

2025-07-17

超高压微射流:解锁氮化硼的纳米潜能

HPM技术高效无损地剥离氮化硼,实现其纳米化处理,提升导热性,适用于电子和新能源领域。

2025-07-16

压力酿造新篇:超高压技术破解酱油品质升级难题

传统高温灭菌会破坏酱油风味与品质,超高压HPP与微射流技术为酱油产业带来新突破。

2025-07-15

拯救风味杀手——超高压HPP如何让辣椒酱重获新生?

超高压HPP技术实现辣椒酱高效灭菌与保鲜,保留风味与营养,提升品质与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