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盒马推出了一款名为“HPP姜黄生姜柠檬饮”的小瓶装饮品,掀起了一阵购买热潮。这款仅有100毫升、售价8.9元的“小黄瓶”,在盒马APP上卖了一个月就成了复购榜第一名,单月有超过3000人下单,还经常处于“补货中”的状态。
年轻消费者给它起了“白人中药”“打工人续命水”的外号。从配料表能看到,里面有生姜(不少于38%)、柠檬(不少于38%)、蜂蜜(21%)和姜黄(不少于3%)。大家对它的评价很不一样,有人觉得“辣得清醒、酸得提神”,也有人觉得“胃部灼热”,但正是这种强烈的口感让它迅速走红,这背后超高压灭菌技术(HPP)功不可没。
一杯“白人中药”的走红之谜
这款饮品的走红,藏着饮料市场的深层变化。当下“食疗养生”很流行,年轻人喜欢便捷的养生方式,药食同源成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饮料里。100毫升“小瓶设计”正好符合职场人的需求,晨起提神、午后抗疲劳都能“一口闷”。姜黄是这两年很火的“能减轻炎症”的成分,生姜“驱寒暖身”的老说法,也受到了年轻人的认可。
盒马抓住这些趋势,用冷压榨和HPP工艺保留了食材的营养和味道,100毫升的小瓶装也很适合这种特别的风味。要是用传统的加热加工方式,姜黄的有效成分、柠檬的维生素C、生姜的味道都会大量流失,而HPP技术不用加热,就能同时保证饮品安全无菌和营养不流失。
热杀菌:营养风味的双重流失
传统热杀菌有明显局限。它对那些怕热的营养成分很不友好,姜黄素在60℃以上就会分解,用80-90℃的巴氏杀菌法,会让它的有效作用损失超过40%,而且在25℃的环境下,它也会很快失去效果。高温还会改变味道,让果汁有“煮过的味道”,对于姜黄生姜饮来说,就只剩浓浓的“药味”,还会导致果肉沉淀、分层,影响饮品的样子和口感,让花高价买的“有保健作用的饮品”可能变成没什么用的“安慰品”。
超高压灭菌:低温下的技术革命
HPP是一种“冷杀菌”方法,核心是用压力代替热量来杀死微生物。过程分三步:冷压榨取汁、无菌灌装密封、用500-600MPa的超高压处理几分钟(这个压力相当于海底6万米深处的压力)。
超高压下,微生物会遭遇多重打击:
细胞膜破裂:高压导致微生物细胞膜结构崩解。
酶失活:微生物体内关键代谢酶的蛋白质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
DNA损伤:高压干扰微生物核酸复制功能,导致遗传信息传递异常。
细胞器变形:微生物细胞内核糖体等关键细胞器发生物理形态改变,功能受损。
整个过程都在0-8℃的低温下进行,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完好地保留了维生素、抗氧化物质和能带来味道的分子。第三方检测证明了它保留营养的效果:柠檬汁里的维生素C保留了95%以上,羽衣甘蓝汁里的叶绿素完好留存,姜黄素经过处理后,分解速度降低了50%。这也是这款饮品能有“辣到醒脑、酸到提神”口感的技术原因。
为什么HPP能成为养生饮品的未来?
和传统的热杀菌相比,HPP的优势很明显:在营养保留方面,传统方法会损失30%-60%的有效成分,HPP能保留95%以上的维生素C、多酚等;味道上,传统方法会有蒸煮味,HPP能保留水果新鲜的味道;传统方法需要加防腐剂,HPP不用;传统方法只能处理耐热的水果,HPP能处理西瓜等怕热的水果;而且HPP更节省能源。
全球HPP果汁市场未来五年每年平均增长9.5%,中国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会突破200亿元。这瓶小饮料的背后,是食品加工技术的悄悄变革。超高压技术连接了传统的养生智慧和现代的消费需求,让营养成分得以保留,味道也更独特。随着设备成本降低、冷链物流完善,这项技术会进入更广泛的市场。
本文解析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如何通过优化全麦面团的水分含量与气泡分布,显著改善面包口感、松软度及保鲜性,推动烘焙行业工艺创新与品质升级。
本文深入解析微射流均质技术如何通过高压喷射高效分解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及有害物质,提升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超高压冷杀菌技术采用高压灭菌替代传统热处理,完美保留果蔬汁的维生素与天然风味,显著延长产品保质期,为健康饮品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创新解决方案。
超高压微射流技术解决全麦面包口感粗糙与易变硬难题,麸皮细化至18微米,保质期延长至12天,无需添加任何成分,降低成本推动健康烘焙产业发展。
温等静压技术采用600MPa均匀压力与精准控温,解决固态电池续航虚标,充电发热,寿命短和量产难四大痛点,提升续航,降低充电温度,寿命延长至8年,生产效率提升2.5倍。